
SERVICE PHONE
363050.com发布时间:2025-08-06 21:59:34 点击量:
随着网络游戏的普及,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问题日益凸显——熬夜打游戏、偷偷充值、荒废学业……这些不仅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可能引发家庭矛盾。我国通过多部法律法规构建起防沉迷体系,为未成年人的网络世界划下“保护线”。
根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等规定,以下行为均属违法:
2.超出规定时段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法定节假日每日不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不超过1.5小时,且每日22:00-次日8:00不得提供服务);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明确规定: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2.举报途径: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文化和旅游市场举报电话”或游戏平台内置投诉通道反映;
3.法律后果:监管部门查实后,将对企业责令整改、罚款,情节严重者吊销经营许可证。
1.未成年人未经监护人同意,在游戏中充值、打赏金额较大的,监护人可要求游戏企业退还;
2.维权方式:向企业提交身份证明、充值记录等证据协商退款,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1.为未成年人提供账号租售、代练等服务的,将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10倍罚款;
结语:网络世界虽精彩,沉迷则成“陷阱”。防沉迷不是“禁网”,而是用法律划定边界,用责任引导成长。家长、企业、社会共同发力,才能让未成年人在数字时代健康“冲浪”。